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人才工作 > 人才风采

深海工匠 逐梦深海

发布时间:2017-06-16 信息来源:

广阔无垠的大海,无人到达的海底,有着让人无法探索的未解。

在三亚,有一个专门从事深海研究的科研机构——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。去年6-8月和今年1-3月,该科研机构牵头组织我国海洋科技界优势力量,搭乘“探索一号”科考船两探万米深渊,使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多类型深渊科考装备突破万米深度,获得了批量深渊生物、微生物、沉积物及人工地震、水体数据、高清视频等珍贵样品和资料,实现了我国深渊科考的重大突破。

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程技术部高级技师周皓,就是这两次重大科考任务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。在两次的马里亚纳深渊科考中,周皓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,但在荣誉的背后,却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辛酸。“一进入南海之后就是五米的涌浪,海况非常恶劣,船左右摇晃基本上接近20多度,躺在船上感觉天旋地转。休息不好,开始15天,我就吃了7顿饭。”第二次执行深渊科考任务航行六十八天,周皓每天仅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,七十多张孩子的照片,就是他在大洋上缓解疲劳的良药。

而在海上作业,劳动强度更是陆地的几倍,船上机器设备有限,很多时候只能用手工连续作业。周皓对这些辛苦已经习以为常,在他看来,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、掌握的技能,运用于祖国的深海事业,他感觉也挺骄傲自豪的。

工作中,周皓是出了名的“拼命三郎”。出海科考归来,他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工程实验室。寂静的工程实验室只有扳手拧着螺母的声音,闷热的天气,汗水湿透了衣服,然而这对于周皓来说,早就已经习惯了。“专业素质特别高,厂家配套过来的一些零配件不符合我们的需求,他都会现场进行改进,保证我们试验高速高质量地进行。人特别好,大家遇到解决不了的一些事,他都会乐意帮我们。”在同事眼中,周皓工作严谨踏实,对待同事总会倾囊相教。而他对工作的热情,对别人的关心,都影响着身边人。

周皓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,在理论学习上也狠下功夫,他也成为26名海南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之一。“代表咱们海南省参加党的十九大,我确实感觉挺骄傲挺自豪的,能代表全中国这么多中共党员参加这么高规格的会议,可能是每一名党员一生的梦想和追求,我很幸运。”周皓说。

提起周皓,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程技术部党支部书记陈宇翔说,“他对自己平时要求很严格,在工作中总是冲在第一线,获得了很多荣誉,但他从来都不骄傲,在工作中依然保持着劳动者的本色,让我们大家非常敬佩。”

但是这位在大家眼中的好同事,却也有着自己的愧疚和遗憾。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,周皓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,一出海就是好几个月的时间,就算是回来了,他也很少有时间陪伴在家人左右。“第二次出海回来后,几乎是将近100天没见着两个小家伙,回来之后他们母亲带着他们来接船,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的,因为他们才18、19个月。”由于经常加班和出海出差,每当谈起家人,他总是觉得充满了愧疚。

“我很热爱这份工作,希望能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,为祖国的深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
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,海洋在国际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科技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以来,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投入日益加大,中国科学院在三亚布局深海研究所,吹响了向深海深渊进军的号角。其实,还有很多像周皓一样的科考工作者,放弃陪伴在家人身旁,用毕生的精力抒写了一曲中国人的强国梦。